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持人 | 授奖 时间 | 获奖情况 | 备注 |
1 | 绵农2号姊妹系绵农3号小麦新品种的选育 | 刘碧贵 | 1998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
2 | 地下矿山低贫化放矿与合理开采技术的研究(张志贵) | 刘兴国 | 1998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合作 |
3 | VA菌根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冉成玺) | 汪洪钢 | 1993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合作 |
4 | 骨干亲本蜀恢527及重穗型杂交稻的选育与应用(陶诗顺) | 李仕贵 | 2009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5 | 柴达木铅锌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罗学刚) | 林大泽 | 2009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6 | 铝电解槽高效节能控制技术及推广应用(戴亚堂) | 李劼 | 2014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7 | 复杂水域动力特征和生境要素模拟与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 陈永灿 | 2020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持人 | 授奖 时间 | 获奖情况 | 备注 |
1 | 四川植棉新技术系列规范化 | 谭云汉 | 1988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2 | 湖北荆门石膏矿采场地区测定 | 肖正学 | 1990 |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3 | VA菌根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 冉成玺 | 1993 | 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 合作 |
4 | 定向断裂控制爆破理论研究 | 张志呈 | 1994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5 | 陕南黑木林水镁石蛇纹石及其开发利用 | 董发勤 | 1994 | 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6 | 绵农二号、三号小麦的选育 | 刘碧贵 | 1995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7 | 工业过程随机稳态优化控制理论与算法 | 黄正良 | 1995 |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8 | 绵农二号及姊妹系小麦品种推广 | 邢国风 | 1997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9 | 地下矿山开采低贫化放矿与合理技术措施的研究(张志贵) | 刘兴国 | 1997 | 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 合作 |
10 | 绵农四号小麦新品种的选育 | 刘碧贵 | 1998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11 | 微差爆破振动谱解析 | 张志呈 | 1998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二等奖 |
|
12 | 杂交水稻新恢系绵恢501的选育与应用 | 龙太康 | 2000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13 | 绵农4号小麦品种推广 | 邢国风 | 2001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15 | 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陶诗顺) | 任光俊 | 2006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合作 |
16 | 环境友好的天然木素热塑材料应用研究 | 罗学刚 | 2006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17 | 高性能矿渣粉生产工艺及应用 | 卢忠远 | 2006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19 | 基于人体动觉智能图式的仿人智能控制理论(张华) | 李祖枢 | 2006 | 重庆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 合作 |
20 | 魔芋葡甘聚糖热塑新材料应用研究 | 罗学刚 | 2007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21 | 高纯木素的提取与产业化应用研究 | 罗学刚 | 2007 | 中国石油和化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
22 | 湘黔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铂族元素低温地球化学研究 | 易发成 | 2007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
|
23 | 青藏高原矿冶重金属废水生物质吸附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 罗学刚 | 2007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
|
24 | 魔芋葡甘聚糖热塑新材料应用研究 | 罗学刚 | 2008 | 中国石油和化学科学技术 进步二等奖 |
|
25 | 岩石动态损伤机理与护壁爆破的应用研究 | 肖正学 | 2008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二等奖 |
|
26 | 高配合力优质新质源不育系803A的创制及应用 | 谢崇华 | 2010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
27 | 四川杂交中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陶诗顺) | 任光俊 | 2010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合作 |
28 | 四川主要丛生竹定向培育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推广(胡尚连) | 陈其兵 | 2010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合作 |
29 | 新型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与锅炉工程(尚丽萍) | 郑德忠 | 2010 | 河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合作 |
30 | 四川盆地中生代恐龙动物群研究(梁斌) | 王全伟 | 2010 |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 合作 |
31 | 青藏高原矿冶废水生物质吸附沉淀剂研制与应用 | 罗学刚 | 2010 | 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合作 |
32 | 1:25万石渠县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梁斌) | 王全伟 | 2010 |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 合作 |
33 | ICF用低密度SiO2气凝胶快速成型及可加工性研究 | 任洪波 | 20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 二等奖 | 合作 |
34 | 全啁啾镜色散控制钛宝石飞秒激光振荡器(邱荣) | 邱荣 | 20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 二等奖 | 合作 |
35 | 含能富勒烯衍生物的制备技术 | 彭汝芳 | 2010 |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
36 | 附子的系统研究与开发应用(侯大斌) | 彭成 | 2011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合作 |
37 | 高纯木素的提取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研发 | 林晓艳 | 2011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38 | 碳酸钙制备红色稀土荧光材料的研究 | 康明 | 2011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39 | 防氡防辐射砌筑水泥/腻子/涂料及其复合体的开发 | 董发勤 | 2011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40 | 复合硅酸盐硬质保温隔热板(FHP-Vc)节能技术研究 | 李嘉华 | 2011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41 | 四川省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 王青 | 2011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42 | 利用多种固体废渣协同生产绿色水泥的研究(卢忠远) | 王国成 | 2011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合作 |
43 | 蛋鸡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何。 | 冯光德 | 2012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44 | 高性能柔性膨胀蛭石节能矿物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 | 彭同江 | 2012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45 | 电石渣改性磷石膏生产水泥缓凝剂工艺技术研究(卢忠远) | 靳武士 | 2012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合作 |
46 | 单面补强多胶主绝缘材料开发(马寒冰) | 伍尚华 | 2012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合作 |
47 | 活性优质窖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陈彦) | 饶家权 | 2013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合作 |
48 | 房屋建筑震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王汝恒 | 2013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49 | 环境友好型生物质基节水和缓控释材料创制与应用 | 罗学刚 | 2013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50 | 纤维素纳米粉体的生物合成方法及功能多糖的分子设计(裴重华) | 林强 | 2013 | 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合作 |
51 | 核辐射环境安全综合监测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 | 庹先国 | 2014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合作 |
52 | 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侯大斌) | 邓良基 | 2014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合作 |
53 | 低木素/高纤维竹资源挖掘与关键酶基因克隆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 胡尚连 | 2014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54 | 数字化超声容积测量仪 | 陈波 | 2014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55 | 基于煤焦油渣再利用与膜分离技术的中小城镇污水再生系统及推广 | 董发勤 | 2015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56 | 高配合力高生物产量杂交稻骨干恢复系乐恢188的选育与应用(杨国涛) | 李乾安 | 2015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57 | 温石棉及其代用纤维的安全性评价及毒性 机制研究(董发勤) | 邓建军 | 2015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合作 |
58 | 耐紫外、耐湿热、高阻隔性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酯薄膜研制与应用(马寒冰) | 唐安斌 | 2015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合作 |
59 | 环境友好型生物质基吸附和缓控释新材料的创制与应用 | 罗学刚 | 2016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60 | 强辐射环境强适应型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张华 | 2017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
61 | 猕猴桃产业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陈彦) | 李明章 | 2017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合作 |
62 | 功能PET聚酯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卢忠远 | 2017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63 | 蒙脱石深度加工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 孙红娟 | 2017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64 | 太赫兹波大气衰减实验技术研究(邓琥) | 周逊 | 2017 | 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
|
65 | ****可视化平台 | 韩永国 | 2017 | 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 |
|
66 | 滇池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特征与生物效应研究(王彬) | 潘学军 | 2017 | 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67 | 基于四维GIS的矿井调度指挥及安全预警系统研发及应用(张永德) | 罗仙平 | 2017 | 青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合作 |
68 | 西南主要丛生竹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链示范(胡尚连) | 陈其兵 | 2017 | 第八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 二等奖 | 合作 |
69 | 基于卷烟破损率可靠性约束成都烟草物流系统优化与应用 | 宋红文 | 2017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协会 二等奖 |
|
70 | 长大锚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朱宝龙) | 于贵 | 2017 |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 技术二等奖 | 合作 |
71 | 金属屋面防风防暴雨技术措施研究与应用 | 古松 | 2017 |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学技术二等奖 | 合作 |
72 | 铁路站房改扩建项目新旧站房衔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杨莉琼) | 吴冠雄 | 2017 |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 | 合作 |
73 | 放射性及重金属废水生物质基吸附富集材料的创制与应用 | 罗学刚 | 2018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74 | PTC热敏电子元件专用高纯碳酸钡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 竹文坤 | 2018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75 | 丰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西科麦4号和西科麦2号选育与应用 | 邢国风 | 2018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76 | 锶、铯、钴核素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资源的筛选及应用 | 王丹 | 2018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77 | 四川盆地杂交中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陶诗顺) | 马均 | 2018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78 | 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绝缘结构关键技术研发(杨海君) | 刘峰 | 2018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 合作 |
79 | 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绝缘结构件关键技术研发(杨海君) | 刘峰 | 2018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 合作 |
80 | 复杂过渡水域的动力机制和生境变化规律研究与应用 | 陈永灿 | 2018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 合作 |
81 | 含重金属铬废渣解毒固化一体化技术研究(徐中慧) | 焦斌权 | 2018 | 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82 |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物流综合信息管控平台 | 张卫东 | 2018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 合作 |
83 | 大型高铁站房变高度屋盖体系施工关键技术(褚云朋) | 张志杰 | 2018 |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84 | 铁路站房改扩建项目新旧站房衔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杨莉琼) | 吴冠雄 | 2018 |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85 | 复杂环境作业装备非平稳非均布重载智能平衡控制技术、系统及应用 | 蒋刚 | 2019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
86 | 适于现代产业链的竹种质资源选育技术创新与示范 | 胡尚连 | 2019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
87 | 利用多种废物生产改性胶粉掺杂保温墙体砌块 | 廖辉伟 | 2019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88 | 附子/水稻规范化栽培新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黄晶 | 2019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89 | 高性能氚防护柔性材料创制与应用 | 周元林 | 2019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90 | 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绝缘结构件关键技术研发(杨海君) | 刘锋 | 2019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91 | 全天候激光透玻透膜成像仪(易发成) | 宋凤军 | 2019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合作 |
92 | 放射性沾染监管的智能化技术与系列装置(张华) | 牛德青 | 2019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合作 |
93 | 埋地天然气管道在桥桩施工振动作用下的动态响应与安全监测(蒲传金) | 任翔 | 2019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合作 |
94 | 不易成炭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凝聚相阻燃体系构建及其作用机制(胡小平) | 王玉忠 | 2020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个人 |
95 | 细粘粒高尾矿库灾害防控技术及其灾后影响评价体系(刘俊新) | 王光进 | 2019 |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 | 合作 |
96 | 基于平台经济成都卷烟现代营销体系构建(贺红梅) | 尹健康 | 2019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 合作 |
97 | 广适高效废弃生物质快速处理处置微生物菌剂的创新与应用 | 罗学刚 | 2019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
98 | 顺层边坡失稳致灾机理及安全控制管理关键技术(刘俊新) | 胡启军 | 2019 |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二等奖 | 合作 |
99 | 用于新************研制(黄亚文) | 刘梅芳 | 2019 | 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合作 |
100 | 功能********制备与应用技术 | 彭汝芳 | 2019 |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
101 | 富勒烯批量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 | 金波 | 2020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102 | 强适应型智能化电力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 | 李驹光 | 2020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
103 | 水氮高效利用型水稻育种方法创建与品种选育 | 王学春 | 2020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104 | 工业供应链智能物流管理研究与应用(万娜娜) | 陈旭 | 2020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105 | 基于碰撞树的RFID多标签识别防碰撞技术及标准化应用 | 贾小林 | 2020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106 | 基于QMEMS工艺的新型压电石英频率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竹文坤) | 李辉 | 2020 |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合作 |
107 | 大功率动力锂电池组状态协同估计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王顺利) | 王霓 | 2020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合作 |
108 | 超高清信源设备关键技术及应用(韩永国) | 杨战兵 | 2020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合作 |
109 | 基于互联网+智能双向储能充电系统的研发及示范应用(陈乾定) | 钟乐海 | 2020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合作 |
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类)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持人 | 获奖 时间 | 获奖情况 | 备注 |
1. | 《易逝品供应链界面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系列论文) | 罗加蓉 | 2019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合作 |
2. | 同步全面小康建设中四川精准脱贫研究 | 庄天慧 | 2017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
3. | 《“微博问政”与党的建设创新研究》(专著) | 陈文胜 | 2019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
4. | 《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研究》(系列论文) | 冉芳 | 2019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合作 |
5. | 机制与对策——循环经济至中国探索 | 王朝全 | 2017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
6. | 社会风险不平等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 姚伟 | 2017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
7. | 农村公共产品流通机制研究 | 王建洪 | 2014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
8. | 监禁刑现代化研究 | 廖 斌 | 2010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
9. | 《自贡盐业契约研究》 | 徐文 | 2019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10. | 《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直接投资的国家风险研究》(专著) | 黄雯 | 2019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11. | 《创新共同体:从实体转向虚拟》(专著) | 庞建刚 | 2019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12. |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理论与现实》(专著) | 李恒 | 2019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13. | 《四川袍哥简史》(专著) | 张嘉友 | 2019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14. | 《包容性增长制度创新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为视域》(专著) | 韩太平 | 2019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15. | 《四川翻译史研究》(专著) | 陈清贵 | 2019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16. | 《“虚无”世界的黑色悲剧:20世纪新黑色电影研究》(专著) | 尹兴 | 2019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17. | 《大跃进时期的文艺研究:基于群众中心的考察》(研究报告) | 周冰 | 2019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18. |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对接整合研究 | 张强 | 2017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19. | 《中国当代农业思想的演变与实践——基于社会主义的视角》 | 许建文 | 2017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20. | 二王杂帖词汇研究 | 张俊之 | 2017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21.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教育引导与农户参与 | 华春林 | 2017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22. | 社会管理创新下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以西部民族地区为例的分析 | 刘永强 | 2017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23. | 灾后心理恢复与自我效能提升研究 | 翟瑞 | 2017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24. | 基于价值观重构的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研究——三大反差引起的反思 | 涂自立 | 2017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25. | 大卫·哈维城市空间思想研究 | 唐旭昌 | 2017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26. | 重读《资本论》(增订本) | 胡志国 | 2017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27. | 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词典 | 郑剑平 | 2017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合作 |
28. | 俄亚托地村纳西语言研究文字 | 曾小鹏 | 2014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29. | 龙筋凤髓判笺注 | 蒋宗许 | 2014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30. | 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 廖 斌 | 2014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31. | 哲学的改造(译著) | 陈清贵 | 2014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32. | 失乐园(译著) | 刘 捷 | 2014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33. | 民国医事纠纷研究(1927-1949) | 龙 伟 | 2012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34. | 《信用、契约与文明》 | 刘 益 | 2012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35. | 中国当代政治实践的“和”理念 | 徐云峰 | 2012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36. | 汉语词缀研究 | 蒋宗许 | 2010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37. | 强关系的凸显与我国社会分层 | 姚 伟 | 2012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 |
|
38. | 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 | 刘秀明 | 2012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