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陵航空航天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班2023年招生简章
乐嘉陵航空航天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班(以下简称“创新班”)是为适应国家航空航天发展战略及社会发展中对航空航天领域力学前沿及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该创新班依托注册绑卡秒送68力学与航空航天研究院及在绵科研院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院等),联合培养在航空航天交叉学科领域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招生计划
招生对象:在校全日制二年级本科生。
招生规模:每年招收人数30人。被创新班录取的学生,不调整原学院和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与实践均在创新班进行,其他通识基础课、专业必修、选修课程等仍在原专业完成。
报名条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在主修专业学有余力且在航空航天相关科学研究方面有浓厚兴趣,准备就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的同学,均可报名,择优录取。
二、培养目标
培养专业知识宽厚、科研实践能力强、创新思维活跃,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合航空航天交叉学科发展需求的“厚基础、强实践、能创新、有担当”的拔尖创新人才。
三、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和研究方向,将创新班划分为若干科研小组(对应力学与航空航天研究院各研究方向)。各小组从力学与航空航天研究院各中心聘请1位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老师作为小组负责导师,每位学生配备1名校内指导老师及1名校外导师,校外导师由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及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院等单位的专家担任。导师负责指导学生选题、试验、撰写和发表科研论文及申请专利等科研活动;并组织成员参加各种校内外科技竞赛,如航模竞赛、挑战杯、力学竞赛、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等。
四、培养管理
1.修完培养课程26学分顺利结业,并颁发乐嘉陵航空航天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班结业证书;成果显著的结业生将被评选为“优秀结业生”。
乐嘉陵航空航天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总学分 |
1 | 航空航天概论 | 理论+实践 | 2 |
2 | 空气动力学 | 理论+实践 | 4 |
3 | 计算流体力学 | 理论+实践 | 4 |
4 | 程序设计语言 | 理论+实践 | 4 |
5 | 机器学习 | 理论+实践 | 4 |
6 | 飞行器设计 | 实践 | 2 |
7 | 学术交流 | 实践 | 2 |
8 | 科技创新实践 | 实践 | 4 |
合计 | 26 |
2.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特点和个人兴趣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导师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飞行器设计挑战赛”等各类科技竞赛、申请专利及发表高级别学术论文等;导师通过学术报告、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学术讨论和交流条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3.学生在创新实践班所修课程学分可认定为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
五、选拔程序
学生采取自愿报名和教师推荐两种方式,学生填写《注册绑卡秒送68学生修读“乐嘉陵航空航天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班”申请表》(见附件1)。创新班选拔工作主要分资格初审和面试两个阶段,根据面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录取。
1. 资格初审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将组织专家对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按照不超过录取计划数的2倍比例确定入围面试考核名单。
2. 面试
面试重点考核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研潜质、创新意识等方面。
六、时间、地址及联系方式
时间:申请材料递交截至2023年10月20日16:00
地址: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教学办(清华楼108办公室)
联系人:周老师(电话15682556550);汪老师(15982260369)
七、附则
(一)报名、培养及考核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